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景區>

傳承革命傳統 打造特色旅游

圖:楊連弟烈士紀念碑

 

圖:天津市烈士陵園內革命烈士紀念碑

近年來,北辰區高度重視區內紅色旅游工作,目前區內有一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旅游年接待游客量逐年提升。

坐落于北辰區外環線與鐵東路交口的天津市烈士陵園,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在天津市紅色旅游資源中意義獨特。烈士陵園外觀為大屋頂仿古建筑,主要紀念性建筑物包括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和骨灰館。紀念碑高31.5米,碑身正面刻有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描金字體,兩側刻有浮雕。革命烈士紀念館分為三層,展館序廳展示著近百余平方米鑄銅高浮雕墻,上面雕刻的是自1840年以來近代天津涌現出的為民族獨立、解放和富強而浴血奮戰、英勇獻身的英烈群像。館內展出的《豐碑永駐——天津戰役烈士事跡》通過圖片、文字、電動示意圖、影像等形式,謳歌了在天津戰役中為國捐軀的烈士事跡,展示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實物。陵園內的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處集體存放在日殉難烈士·勞工骨灰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后,烈士紀念館同樣是烈士陵園三大主展館之一,展覽從新中國成立后犧牲的烈士中遴選出49位在抗美援朝戰爭、引灤入津工程、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非典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中犧牲的戰士、民警、醫生、群眾等典型烈士代表,述說其突出事跡,同時展館還另辟民族英雄吉鴻昌展覽專區。此外,廣場東側建有無名烈士墓,東側建有在日殉難烈士·勞工名錄墻和花岡暴動紀念園。

除了天津市烈士陵園外,還有一處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先驅的故居——安幸生烈士故居,其也是天津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位于北辰區雙口鎮中河頭村,被列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內主廳還原展示了安幸生烈士生前起居生活的家庭陳設及日常用品;西廳集中展示安幸生烈士從學生時代到英勇就義的光輝一生。內院正中屹立著嵌有鄧穎超同志親筆題字的安幸生烈士紀念碑及半身雕像。修繕一新的安幸生烈士故居風格古樸、文化厚重、展品豐富、主題鮮明。

北辰區可謂是英雄輩出的熱血土地。榮獲“登高英雄”稱號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楊連弟便出生于北辰區北倉鎮。抗美援朝戰爭中,楊連弟在參與架橋任務時,被敵機投下的炸彈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戰士,對后人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北辰區先后修建了“楊連弟公園”和“楊連弟烈士紀念館”,以緬懷這位偉大的戰斗英雄,民眾來到紀念館,可以通過大量的圖片、實物和音像資料全面了解楊連弟烈士的英雄事跡。

未來,北辰區紅色旅游工作將繼續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加強紅色旅游與“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的緊密結合,打造紅色旅游知名品牌,努力實現北辰區紅色旅游持續健康發展。(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