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偉人銅像前宣讀青春誓言、在歷史情境中聆聽感人的紅色故事、在大思政課上探討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自去年湖南省推出“我的韶山行”中小學生紅色研學活動以來,已有200余批次、超過30萬名學生踏上韶山這片紅色熱土,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在行走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一年多來,200余批次、30余萬名學生陸續走進紅色熱土湖南韶山,開啟“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之旅,在行走中重溫歷史,感悟革命精神偉力。這個項目通過創新模式用活紅色基因庫,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激昂少年之志,為紅色研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具有參考意義的樣本。
紅色資源是黨最寶貴的資源之一,記錄了黨的發展歷程、理論創新和實踐經驗,可以分為實物類紅色資源(包括紅色文化遺址和革命文物)、非實物類紅色資源(歷史文獻、檔案、圖片和聲像制品等)和精神類紅色資源(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三種形式。紅色文物是革命歷史的實物見證,在傳承紅色基因和紅色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要用好紅色考古,不斷從黨一百多年的革命和改革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匯聚磅礴的民族復興偉力。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王鶴云介紹了“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