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頭條> 最新動態>

長征路上看四川——

瀘州敘永縣加快打造“雞鳴三省”紅色旅游品牌

在四川、云南、貴州三省交界處,雞鳴三省“Y”字形大峽谷將巍巍高山一分為三,一座大橋橫空跨立,又將天塹變為通途。1月14日,參加“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的隊伍走進瀘州市敘永縣,在雞鳴三省大橋上實地感受天塹變通途帶來的山鄉巨變。

在四川、云南、貴州三省交界處,雞鳴三省“Y”字形大峽谷將巍巍高山一分為三,一座大橋橫空跨立,又將天塹變為通途。1月14日,參加“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的隊伍走進瀘州市敘永縣,在雞鳴三省大橋上實地感受天塹變通途帶來的山鄉巨變。

“雞鳴三省大橋長286.4米,橋梁主跨為180米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橋梁寬度為11.5米,橋梁四川岸橋頭引道全長637.88米,橋梁云南岸橋頭引道全長140.6米,路線全長1041.3米,項目工程總投資5900萬元。”瀘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曾興宇介紹,大橋連接起四川省敘永縣水潦彝族鄉和云南省鎮雄縣坡頭鎮,使群眾往來時間從原來的沿山路徒步4小時縮短至今日的行車1分鐘,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連心橋”。

undefined

“雞鳴三省”界碑 白驊 攝

據介紹,此處三省分界十分明顯:赤水河和渭河將該區域分作三個部分,“劈”出讓人驚嘆的懸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擁有豐富的風景人文資源。

長征在這里更是留下了諸多紅色印記。90年前,中央紅軍在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召開具有承前啟后意義的“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中央紅軍在石廂子除暴安良、扶弱濟困,與彝族同胞共度春節的故事至今仍在當地廣泛流傳。

“1935年,走在長征路上的他們在這里度過了春節”“這里就是會議舊址,以前這個地方叫萬壽宮”……一系列的紅色故事,被瀘州城市宣傳官、敘永籍網絡博主彝紅兄妹以短視頻的形式搬上網絡。

undefined

遠眺“雞鳴三省”大橋 白驊 攝

彝紅兄妹一致表示,他們在“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之地出生長大,長期接受紅色文化熏陶,紅色基因已根植血脈。希望能夠以原生態的短視頻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敘永少數民族風情和歷史、文物、文化,助力瀘州紅色文化IP打造。

近年來,敘永縣發揮紅色文化優勢,打造“紅色村晚”沉浸式體驗活動及彝族傳統“火把節”活動,塑造“雞鳴三省、紅色敘永”旅游品牌。

雄雞報曉,三省皆聞。不僅如此,瀘州市正以四渡赤水戰役紅軍在瀘州行軍路線為依托,進一步謀劃推進紅色旅游示范公路。“這些路線將串聯太平古鎮景區、四渡赤水二郎太平核心展示園、郎酒天寶峰、雙沙畫里鄉村紅色研學基地、烏蒙大峽谷—石廂子景區、羅漢林旅游度假區等文旅資源、紅色景點。”曾興宇透露,沿途將同步規劃服務區、客運樞紐,完善觀景臺、騎行驛站等配套設施,不斷織密支撐區域產業發展、紅色旅游的對外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