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前看到的是中原突圍戰役的復原場景,生動還原了革命戰士在敵眾我寡的艱難處境下,英勇突破鐵路封鎖線的戰斗場景。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更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宣化店鎮中原突圍紀念館內,講解員杜麗正在為一批參加暑期研學的中學生講述紅色故事。隨著聲光電多媒體按鈕啟動,虛擬戰壕里頓時硝煙四起、槍聲不絕,在激昂的沖鋒號中,戰士們奮勇向前。見此場景,學生們站姿挺直、神情嚴肅,仿佛親歷戰爭歲月。
圖為宣化店鎮中原突圍紀念館。(受訪者供圖)
宣化店鎮是大別山區鄂豫兩省邊陲的一個鄉鎮,有“鄂北門戶”之稱。漫步宣化店鎮,可見中原軍區司令部、中原軍區大會場、中原軍區首長舊居等數十處革命舊址。
近年來,隨著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普及發展,宣化店鎮依托政策支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紅色文化展覽館,開展紅色歷史主題拓展訓練,打造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大別山深處掀起一股紅色研學熱。
“做好紅色研學文章,關鍵是要講好紅色故事。”湖北大悟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宣教科科長辜小娟說,大悟縣著力打造紅色講解員隊伍,創新話語體系,為紅色研學提供有力支撐,助力紅色故事不斷入腦入心。
每逢周末假期,到宣化店鎮研學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看紀念館、走“突圍路”、吃紅軍菜、憶紅軍苦……豐富多樣的紅色研學活動,讓青少年更好地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傳承優良傳統。據統計,今年以來,到宣化店鎮紅色研學的學生人數已超7萬人次。
前不久,在宣化店鎮茶坳小學,大別山支教團與30多名學生,共同開展“重走突圍路,傳承革命志”紅色研學教育活動,并成立“紅色小導游”志愿服務隊。
宣化店鎮“紅色小導游”正在接受培訓。新華社記者 田中全 攝
研學活動中,“紅色小導游”一起誦讀紅色經典書籍,接受播音、形體等專業技能培訓,以提升表達和講解能力。“我加入‘紅色小導游’隊伍后學習到很多紅色文化知識和宣講技巧,我希望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宣化店鎮棗林村12歲的陳曦對記者說。
“‘紅色小導游’是深化紅色研學的儲備力量。”大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海波說,今年以來,大悟縣先后培養600余名“紅色小導游”,他們利用周末假期,為廣大研學者和游客提供志愿講解服務1100余次。如今,在宣化店等鄉鎮活躍的“紅色小導游”,已成為講好大悟紅色故事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