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景區>

金坑紅色旅游景區

金坑紅色旅游景區,地處福建省邵武市西北部,位于閩贛兩省三縣交匯處,是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是原中央蘇區閩贛省委、東方縣委、金坑區、鄉蘇維埃政府駐地,是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前沿陣地、黃土關戰役的發生地。至今保留了儒林郎、文昌宮、中翰第、李太簪宅、將軍殿等明清古建筑100余棟。


金坑鄉美景 趙知妍 攝

金坑紅色旅游景區,地處福建省邵武市西北部,位于閩贛兩省三縣交匯處,是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是原中央蘇區閩贛省委、東方縣委、金坑區、鄉蘇維埃政府駐地,是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前沿陣地、黃土關戰役的發生地。至今保留了儒林郎、文昌宮、中翰第、李太簪宅、將軍殿等明清古建筑100余棟。金坑鄉2011年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第一批名錄(修訂版)》;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2014年金坑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金坑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納入第五批歷史文化名村;2018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019年被評為國家4A級紅色旅游景區。

1.文昌宮

文昌宮 金坑鄉供圖

文昌宮,建于清乾隆年間,為單進廊院式建筑,占地面積519平方米,是一種傳統祭祀建筑,為祭祀傳說中掌管文運功名、保一方文風昌盛的文曲星而建。1931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滕代遠率軍由江西黎川進駐金坑開展革命工作,以文昌閣為部隊臨時指揮部。

2.金坑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金坑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大雄 攝

1931年6月2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滕代遠率軍由江西黎川進駐金坑開辟根據地,7月就在金坑建立了邵武第一個區蘇維埃政府,下轄金坑、隘上、湖溪、山隔、重下等5個鄉蘇維埃政府,同時組織游擊隊、赤衛隊、兒童團等武裝。

3.東方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東方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大雄 攝

1933年7月,中央蘇區閩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在金坑的一山之隔江西黎川和湖坊成立后,邵武劃入閩贛省管轄。8月,閩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遷到金坑辦公,東方縣蘇維埃政府從光澤的上觀村遷至金坑,東方縣下設光澤的李家坊、止馬,邵武的金坑,黎川的熊村、湖坊5個區蘇維埃政府。

4.黃土關

黃土關 劉可升 攝

黃土關戰役舊址,位于金坑鄉與黎川縣熊村鎮甘竹村交界處的黃土嶺上,素有“入閩之咽喉,贛之孔道”之稱。1933年12月20日,國民黨為阻斷閩贛蘇區,派第14師霍揆章部、94師李樹森部從黎川經熊村從西面向黃土關進發。駐守在這里的紅軍憑黃土關險要地勢與敵人進行了頑強作戰,激戰數日,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成功掩護了部隊的撤退。

5.儒林郎

儒林郎第 韓承偉 攝

儒林郎第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據《清史·職官志》考,儒林郎系文散官,官階為從六品。儒林郎第是金坑古建筑之精髓,是金坑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清建筑之一。它集石雕、磚雕、木雕于一體,是建筑學與美學的有機結合。(文字由福建省邵武市金坑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