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大木百尋,根積深也。心系人民魚得水,背離人民樹斷根。老區精神深刻啟迪我們,黨始終要與人民保持魚水情深、生死相依的血肉聯系,才能坐穩這人民江山。
我們黨自成立之初就決意在中國進行“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從嘉興起航,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謀幸福明寫于旗、勇扛于肩、致知于行。土地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老區人民擺脫了無飯吃、無衣穿的悲慘境地;抗日戰爭時期,黨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和抗日根據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依靠頑強抗爭趕跑了侵略者,老區人民歡欣鼓舞;解放戰爭時期,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這些都是為人民利益而斗爭。你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把你高高捧起。長征路上一雙雙千層底布鞋,一座座浮橋,淮海戰役中一輛輛小推車……老區人民用實際行動支援革命、支持共產黨,譜寫出一曲曲血與火的贊歌。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為老區人民謀幸福。在革命老區遵義市大山深處的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用36年的時間在峭壁懸崖間挖出總長9400米的水渠,改寫了村里祖祖輩輩缺水的歷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在福建政和縣一心想著“如何讓老區人民盡快脫貧增收”,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了老區人民的幸福指數,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定要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的莊嚴承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廣大黨員干部要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將群眾關切作為我們干事創業的風向標,創造更多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