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考察了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了解學校用好紅色資源、堅持立德樹人等情況。
湖南一師有著“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坐落于湘江之濱、妙高峰下。學院前身為南宋時期理學大師張栻創辦的城南書院。為啟民智、倡新學,1903年書院改設為湖南師范館,1912年更名為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學校。徐特立、楊昌濟、田漢等名師曾執教于此。
這是近日拍攝的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1914年湖南公立第一師范學校教職員學生一覽表。總臺央視記者 范凱 攝
這里不僅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更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走出了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時、李維漢等一大批革命先輩。
建校以來,湖南一師培養了12萬余名優秀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2008年,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專科)升格為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本科)。學校現有38個本科專業,在校生2.2萬余人。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校園里。總臺央視記者 趙化 攝
走進校園
可以看到其校訓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多年來
第一師范始終發揚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校風
實事求是、立德樹人的教育傳統
大禮堂、八班教室、冷水浴古井、
自習室、閱報室、君子亭……
校園里的紅色紀念點
記載了百年來的澎湃歲月
無數個紅色歷史故事
潤物無聲,風化于成
讓這里走出
一批又一批敢擔當、能奉獻的畢業生
十余年間,近2萬名學子
帶著使命出發
照亮孩子前行之路
湖南第一師范畢業生秦葉仁在給湖南省寧鄉市龍田鎮的孩子們上課。(資料照片)
如今
青春理想與愛國熱情
回蕩在校園的角落
弦歌不斷 代代相傳
信仰之光
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