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景區>

平頂山市紅色旅游景點

平頂山市革命遺址遺跡多達134處。近年來,全市累計籌集資金7000多萬元,對重點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保護、修繕,目前已興建了葉縣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紀念碑、舞鋼市虎頭山新四軍烈士陵園、魯山縣豫西革命紀念館、寶豐縣中原解放紀念館、郟縣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等20余處紅色旅游景點。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平頂山市,轄4縣、4區、2個縣級市。平頂山不僅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更是一個知名的革命老區。

第四支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就誕生在平頂山市的葉縣。1930年6月,中共地下黨組織成功策劃駐扎葉縣的國民黨西北軍馮欽哉旅700余名官兵舉行武裝起義,在王府石山按上級要求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史料記載,在葉縣誕生的這支紅九軍是除鄂北紅九軍、閩西紅九軍和紅四方面軍的紅九軍外,第四支以紅九軍番號命名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

1944年10月,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在汝州的大峪店棉花窯村成立了中共臨汝縣委、臨汝抗日縣政府。1945年夏,中共河南區六地委、六專署、六軍分區及禹郟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遷駐郟縣的曹溝,王樹聲、戴季英、皮定均等也曾率部駐守這里,領導根據地軍民抗擊日寇,譜寫了豫西抗戰的歷史篇章。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駐扎寶豐半年之久,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在此運籌帷幄,指揮了江漢、鄭州、宛東等六個戰役,取得了決戰中原的偉大勝利。豫陜鄂邊區后方委員會、中共豫西區委員會、豫西行署、豫西軍區領導機關和兵工廠、野戰醫院曾在魯山縣駐扎。

平頂山市革命遺址遺跡多達134處。近年來,全市累計籌集資金7000多萬元,對重點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保護、修繕,目前已興建了葉縣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紀念碑、舞鋼市虎頭山新四軍烈士陵園、魯山縣豫西革命紀念館、寶豐縣中原解放紀念館、郟縣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等20余處紅色旅游景點。

平頂山歷史遺存眾多,千手觀音祖庭香山寺,汝官窯遺址,宋代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蘇園,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葉縣縣衙等景點是境內歷史人文景觀的精華。

紅色之旅

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誕生地

紅九軍誕生地紀念園坐落在葉縣縣城東南30公里處的辛店鎮王府石山下。1930年六七月間,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在葉縣王府石山成立。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加之缺乏斗爭經驗,這支短暫存在的紅九軍遭受嚴重挫折而失敗。

豫西抗日根據地曹溝舊址

豫西抗日根據地曹溝舊址位于郟縣安良鎮塔林坡村。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中共河南區第六專區、八路軍六支隊和禹郟縣黨政機關駐地,王樹聲、戴季英、皮定均等曾在此決勝千里,抗擊日寇。2014年,郟縣投資1500萬元,在曹溝新建了豫西抗日紀念館。

虎頭山新四軍烈士陵園

1945年2月9日,新四軍第五師豫南游擊兵團某營在今舞鋼市虎頭山與日偽軍發生激戰,犧牲的新四軍官兵被安葬于此。2002年,在平頂山市老促會、舞鋼市老促會的呼吁和協調下,舞鋼市在虎頭山新四軍戰斗舊址修建了新四軍烈士陵園。

寶豐中原解放紀念館

1948年,中原局和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領導機關移駐寶豐,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在這里指揮了江漢、鄭州、宛東等戰役,建立和鞏固了中原根據地。位于寶豐縣城的中原解放紀念館,采用文字、照片、歷史實物等形式還原了中原解放這段紅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