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二十大代表風采

項忠紅:“滴水穿石”發展旅游 用情講好“下黨故事”

走進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只見這里群山環抱、郁郁蔥蔥,一條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道路兩旁的彩旗迎風飄揚,“喜迎二十大”宣傳展板隨處可見,木棧道、廊橋上游人如織,國慶氛圍濃厚。

走進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只見這里群山環抱、郁郁蔥蔥,一條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道路兩旁的彩旗迎風飄揚,“喜迎二十大”宣傳展板隨處可見,木棧道、廊橋上游人如織,國慶氛圍濃厚。

在下黨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現場,黨的二十大代表、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正在與施工方溝通項目的進展情況。“當前,下黨村正在對人居環境整治、河岸景觀、旅游業態等項目進行全方位改造升級,不斷提升‘金牌旅游村’的旅游品質,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項忠紅說。

下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長期牽掛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曾“九到壽寧、三進下黨”。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鄉親們回信時指出,經過30年的不懈奮斗,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近年來,下黨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感恩奮進,不斷深耕旅游產業,用“下黨的力道”打造“下鄉的味道”,用新的“下黨實踐”書寫了新的“下黨故事”,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茶葉是下黨鄉的主導產業,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近年來,下黨鄉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理念,注冊了“下鄉的味道”品牌,并融入消費扶貧理念,在全國率先推出首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項目,讓“養在深閨待人識”的生態農產品走出大山,帶動茶農戶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如今,下黨鄉定制茶園發展模式進一步升級,全鄉各村13個合作社聯合組成了壽寧縣滴水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全鄉已有近4000畝的定制茶園,吸納616戶農戶加入合作社。

據了解,下黨鄉還以“下鄉的味道”作為農產品和旅游服務的公共品牌,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定制茶園、錐栗、油茶、黃桃、家庭養殖等產業。“目前,下黨鄉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8家,種植茶葉、葡萄、獼猴桃等1萬多畝,推出了一批特色工藝品、伴手禮等旅游商品,積極銷售‘下鄉的味道’特色農產品,逐步實現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促進農戶增產增收。”項忠紅說。

在此基礎上,項忠紅開始帶領全鄉進行立面坡屋頂改造,大力實施村莊靚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設各村的旅游公廁、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實現了鄉村舊貌換新顏。同時,編制了《下黨村傳統村落保護性修復規劃》《下黨及周邊鄉村旅游總體規劃》,策劃實施30多個旅游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突出“下鄉的味道”品牌,修建提升“下鄉的味道”一條街。實施老屋盤活計劃,建設一批特色民宿、業態,引進壽寧八大干、鄉村畫廊、烏金陶技藝傳習所、75號直播間等一批高質量、顯文化的旅游業態,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體驗。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三進下黨”,種下了“滴水穿石”的自強精神,激起了“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為下黨鄉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下黨鄉圍繞打造“中國紅色新地標”“鄉村振興新樣板”的目標定位,推動修建難忘下黨學習基地一、二期,建設難忘下黨主題展新館,修繕黨群連心路,組建“難忘下黨”研學合作聯社,量身定做“五個一”(重走一段路、重溫一段歷史、上好一堂黨課、舉辦一個儀式、夜談一次心得)特色課程,首創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調研的“四同”教育培訓模式,讓廣大黨員干部和游客切身感受“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和悠久燦爛的農耕文化。

下黨鄉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帶動脫貧攻堅,2018年底實現了全部脫貧。據統計,2016年至今,下黨鄉累計接待游客12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1億元,帶動300多人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書寫了新的“下黨故事”。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共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委員會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項忠紅代表下黨鄉黨委上臺領獎。“這份榮譽,是屬于下黨的,更是屬于福建的。我將繼續發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帶領下黨干部群眾在鄉村振興這個主戰場加油干!”項忠紅激動地說。

面對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項忠紅充滿期待。“此次能夠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我倍感榮幸,心情十分激動。”項忠紅表示,她將帶著全鄉百姓的期待與愿望參加此次盛會,希望能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下黨鄉的變化,把鄉親們的想念和感謝帶給總書記,同時邀請總書記回到下黨鄉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