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點聲音>

構建“頂天立地”格局 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

要自覺把紅色旅游發展融入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要部署和重點工作之中,立足當地紅色資源稟賦,把紅色旅游產品和項目的開發、提升與當地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等有機結合,讓紅色旅游進一步發揮多重功能,彰顯綜合效益。

要自覺把紅色旅游發展融入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要部署和重點工作之中,立足當地紅色資源稟賦,把紅色旅游產品和項目的開發、提升與當地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等有機結合,讓紅色旅游進一步發揮多重功能,彰顯綜合效益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將“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作為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的重要內容,要求有效提升紅色旅游規范化發展水平。近年來,隨著紅色旅游利好政策陸續發布,紅色旅游市場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慶祝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喜迎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歷史節點的帶動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呈現大眾化、常態化趨勢,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游的規模不斷擴大,熱情不斷提升。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2020年,我國紅色旅游出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十三五”期間,紅色旅游出游人數穩定增長,在國內旅游市場中維持在11%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各在線旅游平臺發布的旅游目的地搜索量,門票、酒店和機票航段預訂量等數據以及出行、出游大數據報告均顯示紅色旅游已經成為助推行業復蘇、帶動旅游消費的重要載體。在當前旅游經濟呈現階梯形復蘇、波動式回暖態勢下,深入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紅色旅游的綜合帶動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主題辨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紅色革命紀念館參觀考察,強調“發展紅色旅游要把準方向,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讓干部群眾來到這里能接受紅色精神洗禮”。

風正好揚帆,色純好作畫。紅色是紅色旅游的底色,也是最鮮明的特色。紅色旅游發展要切實肩負起展示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和使命,在寓教于游之中,見人、見物、見精神,不斷提高紅色主題的辨識度。

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市場敏銳度。當前,紅色旅游的游客需求和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方面,游客對紅色旅游產品的表現形式、主題內容、消費場景、體驗預期等有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紅色旅游游客結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青年化”。有關研究顯示,2020年參加紅色旅游的游客中,25歲及以下的中青年約占50%。

游客需求和結構的變化必然對紅色旅游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全行業需要準確認識和把握這些新變化,及時在產品形態、組織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積極響應和調整,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紅色旅游產品的需求。

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豐度和亮度。隨著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特別是三期《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實施,各地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得到有力推進。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起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核心、紅色旅游重點城市為支撐、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為依托的紅色旅游產品譜系,紅色旅游產品的數量、類型日益豐富。特別是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將全國主要紅色旅游景區連點成線,進一步擴大和提升了紅色旅游產品豐度。

豐度本質上是解決“量”的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還是要在“質”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產品亮度。這就要求從應用創新理念、信息技術等方面進一步深化、細化、美化紅色旅游產品內涵和產品形式,如推出一批紅色旅游地標、紅色文創、紅色演藝、紅色民宿、紅色主題餐飲、紅色研學等產品,不斷提高紅色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推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功能效度。紅色旅游作為國家重大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經濟工程,具有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多重功能。提升紅色教育功能是發展紅色旅游的本質要求。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組織實施的紅色旅游“云課堂”、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紅色講解員進校園等活動,得到了大中小學生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其中,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就有全國622所高校的1.5萬名師生參賽,充分體現了紅色旅游突出的社會教育功能。

同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中,紅色旅游已成為建設美麗鄉村、推進縣域經濟特色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發揮著弘揚紅色文化、扮靚鄉村環境、帶旺鄉村產業、增加群眾收入等綜合功能。

下一步,應加快構建紅色旅游“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自覺把紅色旅游發展融入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要部署和重點工作之中,立足當地紅色資源稟賦,把紅色旅游產品和項目的開發、提升與當地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等有機結合,讓紅色旅游進一步發揮多重功能,彰顯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