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點聲音>

“大手牽小手” 講好紅色故事

紅色故事既是對黨的百年發展歷程的高度凝練,也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集中展現,更是對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的細致刻畫,兼具歷史性、時代性與藝術性,彰顯了紅色基因的強大生命力。因此,面向青少年學生,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對于教育和引導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深遠意義。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共青團中央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培育時代新人”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面啟動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永遠跟黨走的信仰信念信心,爭當時代新人。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各地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或組織紅色講解員走進校園開展宣講,或組織青少年學生進行參觀學習、講述紅色故事,或依托紅色旅游景區舉辦富有特色的紅色旅游體驗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不斷增強永遠跟黨走的信仰信念信心。

紅色故事既是對黨的百年發展歷程的高度凝練,也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集中展現,更是對革命先烈英雄事跡的細致刻畫,兼具歷史性、時代性與藝術性,彰顯了紅色基因的強大生命力。因此,面向青少年學生,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的故事,對于教育和引導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深遠意義。

開展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是紅色旅游教育功能的有效拓展,也是做好青少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創新。《通知》印發后,各地積極抓好落實,讓紅色故事走進校園,助力培育時代新人。如甘肅省積極響應《通知》要求,在省內大中小學校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發揮紅色講解員作用,打造紅色教育基地,讓紅色文化越發生動起來。

筆者認為,推動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了紅色故事的教育激勵作用,下一步,還應在創新方法、提高參與、注重結合上下功夫。

一是創新講解方式方法。講好紅色故事,關鍵是把蘊含其中的家國情懷、革命風范、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講深、講透、講活。這就需要針對青少年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講解方式,讓紅色故事聲聲入耳、絲絲入心。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紅色講解員的培養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講解比賽、示范講解等活動,積極搭建講解員學習交流平臺,不斷提高講解員的講解技巧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講解內容和講解效果的評價,如邀請行業主管部門、黨史專家、大中小學校教師等,對紅色故事講解內容進行審定和完善,及時聽取教師、青少年學生等對講解內容和效果的評價和意見建議,精心打磨青少年學生易于和樂于接受的講稿。

二是提高青少年學生參與度。講好紅色故事,核心是讓青少年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得到教育。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青少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從聽故事的單一受眾轉變為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學故事的多重主體。具體來看,可以發揮紅色講解員“大手牽小手”的示范作用,通過開展“紅色小小講解員”“紅色故事校園演講比賽”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積極參與紅色故事的聆聽、講述與演繹,進一步拉近青少年學生與紅色故事的時空距離、心靈距離,進一步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注重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講好紅色故事,本質上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活動結合起來,防止“兩張皮”現象。這就需要把講好紅色故事與入團儀式、主題團日、主題隊課等活動相結合,與課本、紅色旅游“云課堂”等有關內容相銜接,與當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革命遺址遺跡、革命紀念設施等相對接,與紅色研學旅行相結合,提高青少年學生對紅色故事的熟悉度和親切感。對于具有光榮歷史、紅色基因的大中小學來說,還應做好本校紅色資源的挖掘梳理,講好本校的紅色故事,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讓青少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相信,隨著紅色講解員進校園活動在全國各地深入開展,紅色故事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必將進一步提升,也將更好地引領和激勵廣大青少年學生自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