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頭條> 最新動態>

論生態文明建設中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研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以自然為基礎的哲學理念,其中“格物”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均與自然有關,可見,重視生態的理念古已有之。如今,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市化水平逐漸提高,生態系統和資源保護是當下時代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以自然為基礎的哲學理念,其中“格物”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均與自然有關,可見,重視生態的理念古已有之。如今,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城市化水平逐漸提高,生態系統和資源保護是當下時代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為了高效率、高質量地解決好生態系列問題,必須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創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其內涵和思想也逐漸得以豐富,即生態文明不局限于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還包括人類發展歷史進程中孕育的燦爛文化和文明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中,黨帶領全體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形成的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留下了經典紅色文化和眾多寶貴的紅色資源。在大力保護紅色資源、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的當下,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已成為重要舉措之一,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面臨如何平衡紅色旅游資源開發與資源保護間關系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為推動我國紅色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就要堅持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探索綠色發展路徑。

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促進紅色旅游資源健康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作為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普遍規范,是維護社會穩定秩序的必要手段和保障。為有效保護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紅色旅游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健全該領域基本的法律法規,為其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對當前紅色旅游資源狀況及已有法律的缺陷和不足進行全面調研和評估,這是制定更加完備合理法律法規的前提和基礎。要明確調研重點和目的,通過收集文獻、報告和統計數據,深入了解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現狀,包括紅色旅游資源的景點位置、設施建設情況、開放時間、固定時間內的游客數量、資源歷史文化價值、社會功用價值等。同時,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收集市民、游客對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和已有法律體系的滿意度和意見,為正式制修訂法律法規做足前期準備。其次,嚴格按照有關程序進行紅色旅游資源法律法規的制定,根據前期調研和意見征集,在明確實際情況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紅色旅游資源聚集地,更應該制定完善有關紅色旅游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建筑工程設計管理條例等,做到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的全覆蓋。再次,加強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的宣傳和教育。紅色旅游資源保護是全體社會共同的責任,因此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強對紅色旅游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例如通過報紙、廣告、短視頻等形式擴大宣傳面、提升知曉率;在中小學開展以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為主題的講座,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意識等,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最后,還要對紅色旅游資源法律法規進行定期評估和修訂,要在未來的具體實踐中接受實施效果的考驗和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這樣才可以保證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和時效性。

加強監管執法,完善紅色旅游資源管理機制

加強監管與執法、完善紅色旅游資源管理機制需要社會多方共同參與,形成治理合力,共同推動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管理與利用。具體而言,第一,建立健全監管部門及監管制度。在不同地區根據不同紅色旅游資源的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就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規劃、開發和利用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標準,以保障紅色旅游資源監管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第二,提高監管執法水平,強化執法力度。紅色旅游資源法律法規的落實,還需要專業執法人員的具體實施和操作。執法和監管部門成員的素質和水平直接影響著法律法規具體的實施效果,要加強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對專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執法水平和效率。第三,加強各部門合作與協調。紅色旅游資源管理的相關部門要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健全和完善紅色旅游資源的日常監管和執法工作的協調制度,形成紅色旅游資源管理和法治保護的合力。

運用數字技術,創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方式

現代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態文明建設中紅色旅游資源保護可借助先進的數字技術探索其數字法治建設道路。

第一,實現紅色文化資源法律體系數字化。不僅紅色旅游資源管理部門要對有關紅色文化的相關檔案、文獻等珍貴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起紅色資源電子檔案數據庫,保護相關地區紅色文化知識產權,地方司法部門還要將相關的法律、條例以及相關文書數字化,建立數字化的法律數據庫和知識庫,便于收錄與查詢。第二,利用數字媒體傳播紅色旅游資源相關的法律法規。紅色旅游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短視頻、公眾號等向公眾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讓人們對紅色旅游資源保護以及法律法規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三,通過數字化平臺參與司法執法工作監督。紅色文化資源作為全社會共同的文化財富,其法治建設過程也需要鼓勵全民參與。比如,運用數字技術可以為公眾打造紅色旅游資源保護法治建設的線上監督平臺,讓公眾能夠對有關案件管理、訴訟程序、審判系統等進行全過程監督,并及時提供反饋和建議。

在我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孕育產生了傳承至今的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在生態文明建設視域下,研究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護已成為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點。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促進其嚴格履行,能夠為紅色旅游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時,數字技術的運用也為當下紅色文化傳承與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提供了新視角、新路徑。全面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善用法治方式,保用并重,讓紅色旅游資源“活起來”,是新時代下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精神血脈的重要保證。

本文為2021年度廣西地方法治與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廣西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A類)課題“廣西紅色旅游資源法治保障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XFZZ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