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頭條> 最新動態>

傳承紅色基因 厚植精神力量

——“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首場宣講活動側記

“老兵,此刻,雖然您只能用左手敬禮,但您的右手已在朝鮮的山水間,化成了一座信仰的高地!”6月17日,在“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首場宣講活動現場,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郎曉彤深情講述抗美援朝老英雄蔣文用僅有的左手敬軍禮時,觀眾忍不住為之動容落淚。

“老兵,此刻,雖然您只能用左手敬禮,但您的右手已在朝鮮的山水間,化成了一座信仰的高地!”6月17日,在“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首場宣講活動現場,遼寧省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郎曉彤深情講述抗美援朝老英雄蔣文用僅有的左手敬軍禮時,觀眾忍不住為之動容落淚。

宣講活動現場 郝躍翔 攝

首場宣講分為3個篇章。在第一篇章“賡續紅色血脈”中,3名宣講員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懼艱險保家衛國、媒體記者踐行新時代使命擔當、紅色精神在黨的百年歷程中傳承賡續的感人故事,字字鏗鏘,直抵人心。

郎曉彤的宣講圍繞《銘記》欄目組為搶救性挖掘記錄抗美援朝口述歷史,幾個媒體人背起行囊,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用鏡頭記錄采訪過程的故事展開。當講到87歲老將軍韓德彩握著記者的手說“我什么都不怕,就怕被遺忘!”時,現場觀眾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中國國家話劇院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吳文文說:“我覺得講得特別好,媒體記者和抗美援朝老英雄們的事跡都太感人了,我聽的時候眼淚一直在流。我們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踐行使命擔當,把抗美援朝精神等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在第二篇章“彰顯時代風采”中,3名宣講員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寧夏閩寧鎮脫貧攻堅、祖孫三代接力守邊護邊、援外醫療隊萬里馳援的故事。

“請大家先看這樣一幅圖片。”福建省將樂縣融媒體中心宣講員余程瑤向現場觀眾展示了一個男孩教自己母親寫字的照片。這位母親正是故事《她在山間吹海風》的主人公——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西海固的“留守婦女”馬燕。以馬燕嘗試直播帶貨為自己的家鄉代言開篇,福建與寧夏結成幫扶對子、最終閩寧鎮于春風里拔地而起的脫貧攻堅故事徐徐展開。

“如同馬燕一樣,成千上萬的人隨著幸福新生活的到來改變了人生。”余程瑤在講述閩寧兩地千里牽手的“山海情”,以及脫貧攻堅道路上個體匯入國家歷史巨變潮流的故事時不禁哽咽,觀眾也被她的講述感染,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隨著第三篇章“凝聚奮進力量”的講述徐徐展開,宣講活動也漸入尾聲,現場觀眾依舊被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大飛機C919的艱辛歷程,以及重慶山火中消防隊員、武警官兵、志愿者和普通市民迅速集結、守望相助同心救援的故事打動。

“讓我去!我是黨員!”“這是我的家,我不能不管!”山東省臨沂市博物館宣講員高天天講述了重慶山火時,武警部隊官兵第一時間奔赴火災現場,各地消防隊員聞令而動、緊急馳援,與熊熊烈火展開殊死搏斗的故事。“所有的無所畏懼書寫了最美的感動,一個個如山的背影筑起了巍峨的長城……”高天天將危急關頭平民英雄們義無反顧搶險救災的家國情懷講到了現場觀眾的心里。

宣講結束后,現場觀眾紛紛表示,本場宣講內容豐富,故事感人,寓意深遠,將把在此次宣講中學習到的紅色精神落實到工作當中,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為新時代文化和旅游發展貢獻力量。

首場宣講拉開了“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的帷幕。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將組織宣講團進部委、進學校。6月至10月,宣講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故事傳遍大江南北、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