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色頭條> 最新動態>

江西廣昌激活紅色文化 紅色旅游蓬勃發展

?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飽經滄桑的實物、一個個感人的戰斗故事……2月8日,不少游客在江西廣昌縣高虎腦紅色景區感受紅色文化。

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飽經滄桑的實物、一個個感人的戰斗故事……2月8日,不少游客在江西廣昌縣高虎腦紅色景區感受紅色文化。

2月8日,在廣昌高虎腦戰役展覽館,廣昌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叔敏(右三)向中新社“新春走基層”采訪報道組一行介紹那段戰役歷史。記者 劉占昆 攝

當天,中新社“新春走基層”采訪報道組一行參訪高虎腦紅色景區,看到上述一幕。景區廣場上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默默訴說著用鮮血鑄就的豐碑。

高虎腦地處江西廣昌南部,系驛前鎮貫橋村的后龍山,形似仰首蹲坐之虎,控扼著廣昌到石城的大道,自古以來乃軍事要塞。這里,曾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高虎腦紅色景區講解員謝佩珍介紹,1934年7月下旬至8月底,彭德懷、楊尚昆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在高虎腦境內進行了大規模激烈戰斗,這就是著名的高虎腦戰役。在戰役中,主力紅軍和蘇區地方武裝英勇頑強、驍勇善戰、不怕犧牲,一次次擊退國民黨軍的瘋狂進攻,最后取得高虎腦戰役的勝利。

“這場戰役實現了紅軍的計劃和目的?!痹趶V昌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叔敏看來,高虎腦戰役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囂張氣焰,為主力紅軍和中央機關的戰略大轉移、順利踏上長征路贏得了寶貴時間。

2月8日,江西廣昌縣高虎腦紅色景區廣場上巍然聳立著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記者 劉占昆 攝

受經濟條件所限,貫橋村一度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村民生活環境艱苦。2012年以來,廣昌縣搶抓原中央蘇區振興的大好機遇,巧借全省統一戰線開展“同心·振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廣昌示范區”建設契機,對貫橋村進行規劃整體打造,使高虎腦的紅色遺跡得到保護和修繕,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如今,高虎腦紅色景區已成為江西省一個知名的紅色旅游精品景區。“2024年,高虎腦紅色景區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敝x佩珍說。

2月8日,春日暖陽下,江西廣昌縣驛前鎮貫橋村村民在高虎腦戰役展覽館旁拉家常。記者 劉占昆 攝

紅色資源被激活,昔日“沉寂”的農村“蘇醒”了。貫橋村村民周佐春沒有料到,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廣昌是“中國白蓮之鄉”,種蓮歷史長達1300多年。65歲的周佐春種了七畝多白蓮,“經常有游客參觀后帶些白蓮等特產回去?!?/p>

火爆的高虎腦紅色景區,是江西廣昌紅色旅游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江西廣昌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也成為原中央蘇區的北大門,革命遺址遺跡多,紅色文化資源豐厚。如何讓深厚的紅色文化發揮最大價值?廣昌通過推動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的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據了解,江西廣昌堅持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生態自然景觀、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等結合起來,著力打造區域性強、特色鮮明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經典景區,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有效結合,讓紅色文化催生出更多生產力。

如今,在江西廣昌,一幅“圈粉”更“圈心”的紅色旅游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