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中長眠著為解放鳳臺而犧牲的14位解放軍官兵的忠骨和5位縣團級烈士的墓碑及紀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主碑聳立于陵園廣場的南端;陵園北端路旁橫立著長7米、高2.2米,鐫刻著276名烈士英名的烈士名錄碑。
廣州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主要戰場,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開展革命活動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活動,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紀念館誕生了。這座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活動而建成的建筑就坐落在黃埔長洲島,致力于辛亥革命專題研究、相關藏品收集。
承德縣地處冀北山區,是河北省133個老區縣之一。現有老區鄉鎮14個,老區村103個。抗日戰爭時期,隸屬于偽滿洲國熱河省轄區的承德縣,是冀東八路軍的游擊根據地之一。冀東抗日武裝領導人李運昌曾以承德縣下板城鎮牤牛叫村的云峰寺為指揮點,領導抗日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者。
平頂山市革命遺址遺跡多達134處。近年來,全市累計籌集資金7000多萬元,對重點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保護、修繕,目前已興建了葉縣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紀念碑、舞鋼市虎頭山新四軍烈士陵園、魯山縣豫西革命紀念館、寶豐縣中原解放紀念館、郟縣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等20余處紅色旅游景點。
大同旅游資源豐富,歷史遺跡眾多。平型關戰役遺址景區、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平型關烈士陵園等每一處紅色旅游景點都記錄著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蘊含著一種不平凡的精神。
在河北區民族路上,有一個院落就是著名的反袁護國運動的策源地,也誕生過《飲冰室合集》《中國文化史》等偉大著作,這就是已經跨越了一個世紀的梁啟超故居。
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位于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東臨珠江口,西靠五桂山,毗鄰港澳,旅游區總面積達3.15平方公里。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農講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存有文物1152件,一級品64件。每年開學期間,廣州市越秀區60多所小學還會來此舉行隆重的開筆禮,讓學生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位于京杭大運河畔的臺兒莊古城,就有眾多博物展館、廟宇展館。這里地處南北過渡帶,是運河上的重要“水旱碼頭”。曾經各路商賈云集于此,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信仰,使得臺兒莊古城成為匯集東西南北貫穿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
老山界是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海拔1860米。這里山峰高聳,懸崖峭壁,森林茂密。通往山上的路,不少是鑿在懸崖峭壁上的階梯,有的地方是用園木架成的棧橋,一面緊貼陡壁,一面是萬丈深淵,梯上長滿苔蘚,旁無欄桿,不小心跌下去就會粉身碎骨。
《中國旅游報》社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旅游報 中國旅游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458號 京ICP備05019093號-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證:10120170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516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