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之內蒙古“革命烽火·紅色草原”精品線路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中共錫察巴烏工委駐地舊址—烏蘭浩特市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紀念地—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烏蘭牧騎宮—科右前旗興安盟農村第一黨支部紀念館

“革命烽火·紅色草原”精品線路: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中共錫察巴烏工委駐地舊址—烏蘭浩特市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紀念地—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烏蘭牧騎宮—科右前旗興安盟農村第一黨支部紀念館

圖片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中共錫察巴烏工委駐地舊址

貝子廟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區西北,“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山南麓,整個建筑群氣勢宏偉壯觀,建筑布局有序。以其歷史的久遠、建筑構制的獨特、建筑藝術的精美和具有民族文化豐厚底蘊而著稱。

圖片

在解放戰爭時期,貝子廟就成為中共錫盟工委、中共錫察工委、中共錫察巴烏工委所在地,中國共產黨在這里培養了大批革命干部,成為內蒙古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和烏蘭夫同志親自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發祥地,數百名烈士為捍衛人民政權英勇犧牲,具有十分重要的紀念意義。

圖片

烏蘭浩特市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于2007年8月,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正式建成開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程反映和再現內蒙古民族解放和民族區域自治歷史進程的紀念性展館,坐落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礦泉街東路北側。

圖片

2009年5月,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11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12年9月,被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圖片

圖片

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紀念地

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紀念地包括一館四址,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大會會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935年,抗戰勝利后是東蒙軍政干部學校禮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東側,二層青磚起脊建筑。因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又稱五一會址。

圖片

五一會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族區域自治運動在內蒙古偉大實踐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展示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陣地。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圖片

圖片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始建于1934年,曾是偽興安南省、偽興安總省辦公樓,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14號。內部展陳內容著重突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突出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領導內蒙古人民奪取民族解放和區域自治的偉大勝利。

圖片

2006年9月,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被自治區公布為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圖片

圖片

興安盟烏蘭牧騎宮

烏蘭牧騎宮是興安盟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大慶重點工程項目,建筑占地8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200平方米。藍天白云下,遠觀烏蘭牧騎宮,建筑主體氣勢雄偉,屋頂重檐飄逸舒展,宛如大鵬展翅,振翅欲翔。其建筑布局南北對稱,建筑色調雍容典雅,彰顯莊嚴大氣。

烏蘭牧騎宮是第一個以“烏蘭牧騎”為主題的綜合性文化場館,是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也是興安盟政治、經濟與文化結合的地標性建筑。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科右前旗興安盟農村第一黨支部紀念館

興安盟農村第一黨支部紀念館位于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鄉興安村,始建于2006年,并于2020年進行全面改造升級。紀念館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軸,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來到興安村開展土地革命,播撒革命火種的紅色歷史。

紀念館旁,是以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為著眼點,對興安村黨支部舊址的全景復原。分別記錄了興安村黨支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持革命事業一屆接著一屆干、優良傳統一代接著一代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建設美麗興安而不懈努力的艱苦歷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