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彭清一:從舞臺到講臺 與祖國共同成長

彭清一,1931年出生,196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孤兒到舞蹈家,又從舞蹈家到演講家,彭清一始終都在為國家、為人民奔跑和吶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繁榮富強燃燒了自己全部的激情和摯愛。

彭清一,1931年出生,196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孤兒到舞蹈家,又從舞蹈家到演講家,彭清一始終都在為國家、為人民奔跑和吶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繁榮富強燃燒了自己全部的激情和摯愛。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包括華北地區落入日本手中,彭清一的家鄉忻縣(現山西省州市)屬于較早淪陷的區域,日本憲兵很快就在當地駐扎,他親眼見到日本人實施令人發指的殘殺酷刑政策。有一次,日本人押著8名被捆綁著的八路軍戰士到忻縣城南墻下,連續捅死了6名八路軍戰士,這6名八路軍戰士個個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沒有一個跪地求饒。最后兩名戰士在就義前,還豪邁地喊道:“我們再活十七八,還跟你們拼。”彭清一深刻感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殘酷與八路軍戰士的堅強意志。

1941年的夏天,年僅10歲的彭清一不幸遭遇了家變,失去了母親。種種變故讓他開始了流浪生活,要過飯,吃過樹皮,撿過別人扔的食物,也去過莊稼地覓食,扛過麻袋,為人修過自行車……為了活下去,小小的他什么活都干過。1946年,在他終于到達了一心向往的北平,然而,在北平流浪生活讓他幾度經歷了生死考驗。當時,他與40多個流浪兒住在北平的東岳廟里,不幸染上了擺子病(瘧疾),發病時渾身發冷、哆嗦不止、高燒不退、面色發紫,在昏睡三天三夜醒來后,憑著求生的本能,他拼盡全力爬出了廟門。一位善良的老媽媽用自己僅有的口糧——黑豆救回了他的性命。這次救命之恩讓彭清一深刻感受到中國老百姓的偉大之處,在苦難中幫助他人的可貴行為讓他銘記一生。

1949年,彭清一獲得新中國第一屆大學生的入學名額,考取了華北大學藝術系。同年9月21日,他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式演出,演出結束后,毛澤東主席接見了他們并與他們握手。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為大學生代表的彭清一,又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

1950年,彭清一作為學生代表參加西南民族訪問團,在長達一年半的民族訪問工作期間,他走遍了大西南的山山水水,深入每個能到達的村落山寨,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困難、平息糾紛。為了更好地與少數民族群眾聯絡感情,他經常與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學習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這段時間,他學會了多種民族、民間舞蹈。西南之行,是彭清一步入革命行列的第一課。艱苦的工作不僅磨煉了他的意志,更激發了他參與革命工作的熱情。

在訪問回來匯報采風成果時,彭清一獲得了著名舞蹈家戴愛蓮的賞識,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他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然而,沒有任何舞蹈功底的他,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他刻苦練功,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方法克服了“羅圈腿”的問題。他比任何人都拼命,他的練功鞋總是比別人爛得更快、磨得更薄。功夫不負有心人,艱苦的訓練讓他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并樹立了堅定的信念:一個自強、自立、奮發有為的人,決不能在困難面前退縮,要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受別人不能受的罪;不干則已,要干必須干出名堂。

1951年,彭清一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的一員,第一次出國表演。他始終牢記周恩來總理的囑托:“你們代表的是中國青年,中國青年永遠是謙虛的,永遠是熱血的,永遠對任何事情充滿激情。”代表團每到一個國家,就把精彩的節目獻給那里的人民,把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展示給世人。在民主德國,他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舞蹈比賽,出色地完成了《紅綢舞》和西藏舞《游春》,獲得了一等獎,為中國贏得了兩枚金質獎章。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在鮮花和掌聲中,彭清一深深體會到了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的快樂和自豪。

1985年,彭清一已經54歲,在一次業務考核中,作為考官的他親自上陣給青年演員做示范,不慎將左腿摔成粉碎性骨折,結束了36年的舞蹈生涯。艱苦的生活鍛造了他強大的毅力和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他從熟悉的舞臺走上了陌生的講臺,演講成為他的第二生命。40年來,他演講了5338場次,沒有一場不認真,每次講完都滿頭大汗,西裝全濕了。每次演講臺下都是幾千人、上萬人,掌聲雷動,有的觀眾聽完演講后熱淚盈眶。他將“愛就要愛得深,干就要干得好”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經常在演講中向大家介紹,激勵現場聽眾。作為一名91歲的老黨員,彭清一始終堅持在講臺上講課。他表示,共產黨員要有信念、有堅持,永遠記住自己要干什么,正如那句老話“共產黨員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他說:“我接受黨的教育很多年,無形中就形成一個觀念,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為人民服務,愛就要愛得深,干就要干得好。人民群眾給了我這么多信任,我們共產黨人要永遠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

這位90多歲的老人始終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一個四處漂泊的流浪兒,成長為一級舞蹈演員;從一個普通的貧民子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從一個已過知天命之年卻因傷退出舞臺的舞蹈演員,成長為優秀的演講家,他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而成長,見證了偉大祖國的成長歷程,也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了祖國的夢想之中。“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彭清一的人生曲折而輝煌,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不過時;他為國為民勇于擔當的大格局,值得年輕人永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