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好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必須把握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職能定位。
2017年1月,《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使之成為中華文化重要標識”。此后,從中央到地方,規劃方案相繼出臺,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大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逐漸走上快車道,一個個重要項目逐步落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石棉縣將全力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石棉段的建設,更好地傳承長征精神。
近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桂林召開。遵循規律規范,守好工作底線,奮力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和新成效。會議指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是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
6月11日至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全國政協黨外委員視察團在云南就“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開展專題視察。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青海段(班瑪)建設項目投資2000萬元,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廁、停車場、游步道等基礎設施已開工建設。該項目以“紅色文化傳承引領”為核心理念,重點突出長征紅色文化主題,并有效輻射帶動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與宗教民俗文化發展。
要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一絲不茍抓好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落實,在傳承中華文脈中交出湖北答卷,在國家重大文化工程烙下湖北印記。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莊兆林強調,要充分認識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意義,高質量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激勵全省人民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城步是“紅軍長征進入邵陽的第一縣”,歷來重視紅軍長征文化遺產及資源的發掘與保護、利用、開發,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中,城步將努力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在于都縣召開。
紅軍長征在貴州的足跡遍及60多個縣(市、區),留下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近日,《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執法檢查工作在貴州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貴州已完成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建設全面推進,大型主題情景劇《偉大轉折》如期首演,貴州長征干部學院掛牌投用,28條長征歷史步道、5個紅軍長征村完成保護整修和配套建設,一批長征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竣工。
根據《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設保護規劃》的安排部署,甘肅省將分三個階段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項目實施,計劃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
近年來,威信縣依靠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會址、紅軍烈士陵園、扎西紅色小鎮等一個個紅色文化符號,突出特色奮力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推動紅色基因傳承創新。
要切實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打造成為展示學習弘揚長征精神的重要陣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板塊、全國文化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帶動沿線地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撐。
日前,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印發《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批復文件。
3月28日,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青海領導小組會議在西寧召開。
“文旅融合視域下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課題是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由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王兆峰擔任首席專家,對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要深刻認識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創新治理理念,處理好“三個統一”關系,強化治理模式、發展能力和特色機制等方面創新,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地球上的紅飄帶”。
長征過程中,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為這片土地和人民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遵義會議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創造性地制定和實施了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方針。黨史學習教育期間,貴州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抓住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契機,努力將貴州建成傳承長征文化的創新高地。
中國旅游報 中國旅游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458號 京ICP備05019093號-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證:10120170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516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