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開展紅色旅游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實現“紅色旅游深得人心、紅色教育深入人心、紅色精神刻骨銘心”,更好發揮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更好傳承紅色精神,值得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產業界以及青少年所在的家庭重視與深思。
紅色資源保護責任人是指紅色資源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重慶市紅色資源保護傳承規定》明確了紅色資源保護責任人的認定、責任與權利,從而倒逼責任人更好地采取措施,使紅色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
2021年12月27日,衡陽、郴州、株洲、永州四地簽訂了《湘南紅色旅游聯盟合作框架協議》,聯合組建了湘南紅色旅游聯盟,旨在提升湘南地區紅色旅游產業發展水平。
導游的講解能力是紅色旅游服務工作的核心,是滿足游客精神需求的最關鍵環節之一,是連接歷史和現實、文物和革命精神的橋梁,是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提升導游人員的講解能力和水平,在紅色旅游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舉全國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在精準扶貧的政策指導下,革命老區的物流鏈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等不斷完善,為革命老區農村農業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韶山憑借哪些優勢入選特色旅游地?未來韶山將如何建設特色旅游地?如何繼續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國旅游報記者對韶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望軍進行了專訪。
通過發揮紅色講解員的主導作用和青少年學生的主體作用,統籌用好校內與校外兩個場所,必將更好地推進紅色故事傳播和紅色精神傳承,為培育永遠跟黨走的時代新人作出積極貢獻。
湘潭將把“紅色寶庫”保護好、挖掘好、利用好,讓紅色文旅“活”起來,游客“停”下來、“慢”下來、“住”下來,消費市場“旺”起來,舉全市之力將湘潭打造為全國紅色文旅產業的龍頭標桿,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近幾年,古田鎮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以紅色教育、紅色藝術和紅色文創等為牽引,推進紅色資源+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了完整的紅色旅游產業鏈。同時,運用新媒體技術加強動態效果展示,強化互動體驗,改變了“你說我聽”的傳統傳播方式。
從在外文出版局《人民中國》從事編輯部工作,到在新華社擔任15年駐日本記者,再到成為原文化部主管對外文化交流的副部長,劉德有說,回想一生,在黨的領導下,他只做了一件事——對日工作。“盡管我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專門搞對日研究的經歷,但黨安排我所從事的各項工作以及各個時期國內外形勢把我推到戰后中日關系的發展歷程之中,使我與日本問題、日本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旅游報》社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旅游報 中國旅游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458號 京ICP備05019093號-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證:10120170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516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