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照片大家一定不陌生。左邊是2008年汶川地震;右邊是去年發生的洪澇災害。相隔15年的兩張照片,連著同一個人。不同的是,在前一張照片中,他是幸運的被救者;而在后一張照片中,他是勇敢的救援者。
這是一份厚重的回憶,它有一個同樣厚重的名字——《銘記》。
紅旗飄飄,號角聲聲。這號角是黨的號召,是激昂的宣言。
?大家好,請先來看一張圖片,這是一位母親輔導孩子作業的場景。屋子不大,卻很溫馨。您是否注意到,正在寫字的兩只手,下面這一只握住筆桿的是母親的,在上面握著母親手的才是兒子的。實際上,這是孩子在教母親寫字。
這是2023年3月15日,發生在武漢天河機場的一幕。畫面上是一位少數民族大叔和幾個男女青年。大家可能會問,他們是誰?發生了什么?
新時代的中國科技,群星璀璨、成果斐然。而量子信息技術,無疑就是其中光彩奪目的一項。說起量子信息,就不能不說到這一領域的領跑者潘建偉。量子科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不過,想要理解量子信息原理很難。
2017年5月5日,這是一個注定載入中國航空工業史冊的日子,全世界的目光都匯聚在了上海浦東機場,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迎來了首飛時刻。14時左右,一架藍綠涂裝的大飛機沖向跑道、騰空而起。在歡呼雀躍的人群當中有一位滿頭白發的中年人,他一動不動地迎風佇立,雙手緊緊攥在一起,眺望著飛機遠去的方向。他,就是C919大型客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
8月的圭亞那,潮濕悶熱。忙了一天的中國援助圭亞那醫生張榮拖著疲憊的雙腿剛剛邁進宿舍,急促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Dr.張,孩子,quickly!”
今天講述的故事,要從這張照片說起。這是15年前,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在河北曲周調研時無意間拍下的:一位老鄉抓起一把化肥攤在手心,用食指蘸了蘸,又用舌頭嘗了嘗。這一舉動,讓在場的師生們震驚了。原來,鄉親們居然是用這種方式辨別化肥真假。
2023年11月6日,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獲得一等獎的作品中,有一張曾經震撼和感動了整個中國的照片:它的左邊,是山火燃燒形成的暗紅色火線;在它的右側,一條藍色光線更加明亮,那是隔離帶上的消防員和志愿者頭盔上的燈光所聚成的燈帶。兩道蜿蜒的光線,匯成一個巨大“人”字,網友們給這張圖片取名:長城。
《中國旅游報》社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旅游報 中國旅游新聞網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2458號 京ICP備05019093號-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證:1012017007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5168056